製作方法:
昆蟲標本的製作方法,根據昆蟲本身的特性(例如身體、大小、軟硬程度)、生活時期(例如幼蟲或成蟲)及研究需求等,會有不同的製作方法。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:
一、針插法:
此種方法適用於體型較大、體表較堅硬的昆蟲,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標本製作方法。採集後,在標本還沒乾燥以前,用昆蟲針插在標本上並進行整姿或展翅等工作,等乾燥後即可完成。
二、微針及黏貼法:
有些小型昆蟲,用普通的昆蟲針太大,無法插入蟲體,此時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針來插蟲,然後將微針插在小塊的軟木片上,再將普通昆蟲針插在軟木片上。若還有更小的昆蟲,則可以用黏膠,將蟲右側中胸部份黏貼在小型三角紙的尖端,再用一般昆蟲針將三角紙插起來。
三、浸漬法:
有些昆蟲體表較為柔軟,例如白蟻或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幼蟲時期,無法製成針插的乾燥標本。此時,可將蟲體浸泡在液體中。通常先用專用固定液或熱開水將蟲體組織固定,再浸泡於95% 的酒精中保存。注意,保存的玻璃瓶要密封,否則酒精很容易揮發。有時標本會脫水或蟲體的體液流出,而使酒精濃度變低,那時就必須更換幾次酒精。
四、玻片標本:
玻片標本適用於體型極小的昆蟲,必須用顯微鏡或放大鏡觀察他的形態特徵。例如蝨子、跳蚤、蚜蟲等。一般步驟為,將採集標本浸泡在10%氫氧化鉀溶液中,將蟲體的骨骼軟化一天後再取出,用蒸餾水清洗,必要時以洋紅等染劑染色,以利觀察。隨後以50, 60, 70, 80, 90, 100%等濃度的酒精,進行一系列脫水,再以阿拉伯膠封片,乾燥2-3週後,即大功告成。
<TOP>
製作針插標本需要那些工具:
一、昆蟲針:
昆蟲針由不鏽鋼製成,長度約3.5-4公分不等,其尖端銳利可以插入蟲體。有些昆蟲針的另一端有類似大頭針的圓頭,有些則無。昆蟲針依大小分為5-0號,可適用於不同大小的蟲。另外還有微針,其長度約為昆蟲針的1/3,並且更為細小。
二、展翅板:
展翅板主要由三片軟木或保利龍板組成。下層一片約為30×30平方公分的正方型。上層二片,約為10×30平方公分的長方型。上層二片平放對齊,互相平行排列,中間留約0.5-1公分凹槽,供蟲體腹部伸入,並使翅平放於上層板片上。
三、整姿台:
整姿台主要是一片軟木或保利龍板,供針插標本後,將蟲體各部位固定在整姿台上,使標本保持自然姿態,不讓其捲曲。
四、平均台:
由三塊不同高度的木板組成,在各塊木板中,挖不同深度的中空洞口。針插昆蟲後,為維持昆蟲在蟲針上的高度及標籤高度彼此一致,可將標本連蟲針插入洞口,調整標本及蟲籤高度,如此標本作好後,放在標本盒內,彼此高度較整齊劃一,也較為美觀。
五、蟲籤:
標籤是由大小約1×1.5公分之硬紙製成,稱為蟲籤。蟲籤上必須忠實地記錄採集時間、採集地點及採集者等資料。
六、其他:
大頭針、壓條紙、鑷子等,以協助固定標本用。
<TOP>
針插法:
一、選擇昆蟲針:
依昆蟲標本大小不同,選定適合的昆蟲針。例如金龜子等可用5號蟲針,中型蝴蝶用3號針,而小型蚊子則用0號針即可。
二、插針:
插針位置一般以插在昆蟲中胸右側為準。而椿象則插在小楯片右側,如圖4-1。針插入的深度到底要多深?一般以標本上方約還留有整隻蟲針的1/3長度為準。但有時必須視蟲體厚度來調整。
三、展翅:
有些昆蟲要展翅,例如蝴蝶、蜻蜓等。展翅時,先將插好針的標本,小心插入展翅板中,使蟲體陷入凹槽內,而翅膀和展翅板呈水平位置。隨後以鑷子將翅展開,使前翅的後緣和身體呈垂直。將翅調整至理想位置後,一手以壓條紙壓住翅膀,一手拿大頭針插在壓條紙四周,但不能插到翅膀,使壓條紙與展翅板緊密接合,藉以固定翅膀。展翅後,另外調整一下觸角、腳及腹部位置後,即大功告成。
四、整姿:
有些昆蟲不需要展翅,例如螞蟻、金龜子等。但在標本採集後,蟲體會捲曲,死相很難看,為使將來容易觀察,以及維持標本美觀,必須要整姿。整姿時,前足及觸角向前,中後足向後,將身體各副屬器官伸展開來。用鑷子將欲固定的部位放到適當位置後,以大頭針協助將肢體固定在整姿板上,再烘乾即可。
五、烘乾:
一般在50℃的定溫箱中烘乾一星期左右即可。如果沒有定溫箱,也可以用日晒法或用烘衣機代替。千萬不可以用微波爐、烤箱或瓦斯爐。
六、保存:
標本烘乾後,即可放入標本盒中保存。理想的標本盒,其四周應該留有空隙,以便放置樟腦丸。平常也可以用鐵製的餅乾盒替代,在盒內鋪一層保利龍板,將標本插在盒中保存。標本盒需放置於通風、乾燥處保存。一個保存良好的標本館,一般標本可以維持上百年而不致損壞。每一個標本代表著一個生命,應妥為愛惜,並善加利用。譬如說仔細觀察他的形態,並嚐試進行分類或其他科學研究。
七、範例:
[ 不需展翅的昆蟲 | 需展翅的昆蟲 ] <TOP>
不需展翅的昆蟲:甲蟲、蟋蟀、蝗蟲、螽蜤、竹節蟲、椿象、螳螂等
製作方法:
製作前的準備工作:
活蟲—須於標本製作前將其安樂死。
死蟲—剛死亡之昆蟲,可以立即用於標本的製作;若是死亡一段時間 的昆蟲,則須將蟲體進行軟化的工作,方可用來製作標本。
蟲體軟化
死亡很久的昆蟲,身體都已經硬化,肢體關節僵硬,需要軟化處理。軟化的時候,可以用高溫的開水浸泡蟲子,大概一個小時左右,檢查一下蟲體,如果關節和觸角都可以自由活動了,就用布或衛生紙把蟲子多餘的水分吸乾,準備製作標本。如果蟲子才死亡不久,身體還沒僵硬,就可以直接做標本。
插針
以甲蟲為例,依據蟲子體型大小選擇粗細合適的昆蟲針,在蟲子右邊翅鞘、靠近左右翅鞘相接的位置,從上方垂直插入,讓蟲針在翅鞘上方大概留一公分的長度,再垂直固定在保麗龍板上,讓昆蟲身體腹面平貼板子上。
展足
展足的時候,把握前腳向前,中、後腳向後的原則,用尖鑷子調整各腳的位置,讓左右兩側的腳看起來很對稱,再用大頭針把腳固定在保麗龍板上。
固定觸角等部位
依左右對稱的原則,用尖鑷子或大頭針調整觸角與口器,達到適當、美觀的位置,再以大頭針加以固定。
製作採集籤
利用固定格式的小紙片,寫上這隻昆蟲標本的採集地、採集日期、採集者及種名,放在標本旁,為標本留存基本資料。
乾燥
將製作好的標本連同保麗龍板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,幾個星期後,標本就可以自然乾燥。也可以用檯燈或定溫箱烘烤,這樣能縮短標本乾燥的時間。但在乾燥過程中要注意螞蟻,不要被螞蟻吃光了。
收藏
乾燥後的標本,蟲子的姿勢會保持固定,就可以把大頭針拔掉,然後把標本拿下來,插上先前做好的標本籤,然後收藏在標本箱內。
[ 不需展翅的昆蟲 | 需展翅的昆蟲 ] <TOP>
需展翅的昆蟲--蝴蝶、蛾等
蟲體軟化
想要快速軟化死亡很久的昆蟲,可以把蟲子的頭及觸角浸泡在熱水中,很快就可以達到效果;翅膀的軟化,可以用注射針筒把熱水注入胸部中央,讓翅膀基部的肌肉軟化。
插針
依蟲子的體型大小選擇合適的蟲針,從標本胸部背面中央垂直插入,讓蟲針在蟲體上方保留一公分的長度。接下來,將蟲針垂直插入展翅板縱溝中央,直到標本翅膀基部的高度稍微高出展翅板板面。
展翅
用大頭針將壓條紙一端固定在展翅板上方,並以壓條紙將標本的左、右翅平壓在展翅板上。接下來,用扁平鑷子夾住一側前翅向前伸展,直到前翅後緣與標本身體呈九十度角,然後在前翅周圍的壓條紙插上大頭針,將翅膀的位置固定;再利用同樣的方法將另一側的前翅固定在同樣的位置。
接著,依相同的方法將後翅調整向前,讓後翅與身體約呈四十五度角,再以大頭針固定。
固定觸角等部位
利用大頭針將標本觸角調整至左右對稱後,加以固定;再用大頭針把腹部撐起,避免下垂。
製作採集籤
利用固定格式的小紙片,寫上這隻昆蟲標本的採集地、採集日期、採集者及種名,放在標本旁,為標本留存基本資料。
乾燥
將製作好的標本連同保麗龍板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,幾個星期後,標本就可以自然乾燥。也可以用檯燈或定溫箱烘烤,這樣能縮短標本乾燥的時間。但在乾燥過程中要注意螞蟻,不要被螞蟻吃光了。
收藏
乾燥後的標本,蟲子的姿勢會保持固定,就可以把大頭針拔掉,然後把標本拿下來,插上先前做好的標本籤,然後收藏在標本箱內。
- Nov 16 Tue 2010 11:52
如何製作昆蟲標本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education.ntu.edu.tw/wwwcourse/91_2/lessonplan9/insect.htm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